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作者简介(皎然)

皎然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是唐代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的中文译文为: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景仰和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佛教在世间的影响力和普及度,以及诗人对佛教的追求和启示。

赏析:

1.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仁圣"指佛陀释迦牟尼,他的教诲被视为圣贤之言。“虚空日月悬”暗示佛法的普遍性和高尚性。

2.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表达了对佛法的推崇和向往,以及佛法的深邃和内涵。

3.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描绘了佛法广泛传播的景象,以及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尊崇。

4.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佛法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5.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意识觉醒的期盼和渴望。

6.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表达了诗人对追求佛法真理所付出的努力和承诺。

总之,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钦佩和敬仰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启发,以及对佛法对社会影响力的赞美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日月诸侯雪山虚空宿缘宗旨哲匠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