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台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炼丹台

《炼丹台》是一首宋代吴通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炼丹台

我寻找隐居的陶匠,

山中有许多古迹。

绿障抚摩清泉,

白云环绕苍壁。

踏过碎玉桥,

便是隐士的宅邸。

仙人曾在此炼丹,

嶙峋的石头卷轴。

俯视直达千丈,

凌空高耸百尺。

两条水流下沧洲,

滔滔江水浩渺无极。

坐在石上片刻,

万籁俱寂静。

只听到松树的风声,

耳边回荡阵阵。

长啸白云翱翔,

山雨催促着写诗。

完成诗作寄给谁,

只有贞白之人欣赏。

诗意:

《炼丹台》描绘了一个山中隐士的景象。诗人寻找陶匠隐居的地方,发现了许多古迹。他进入了一个被青山环绕的宅邸,这是一个仙人曾经炼丹的地方,山石高耸,景色壮丽。在这里静坐片刻,他感受到了宁静的万籁俱寂,只听见松风的声音。然后他发出长啸,白云飞舞,山雨催促他写下这首诗。他将这首诗寄给一个欣赏贞白之人。

赏析:

《炼丹台》以山水为背景,展示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青山、白云、清泉、石头等,以展现山中的宁静和壮丽。通过描述隐士所在的环境和他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追求宁静的心境。

诗中的炼丹台象征着隐士的修行之地,嶙峋的石头卷轴则象征着仙人的智慧和修炼的传承。诗人通过描述炼丹台的景象,表现了对仙人修炼之道的向往和敬仰。

诗人在炼丹台上静坐片刻,感受到了山中的宁静和万籁俱寂,只听见松风的声音。这种宁静的氛围与自然的声音给诗人带来启迪和灵感,使他能够发出长啸,与白云相呼应,写下这首诗。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示了山中隐士的高远情怀和追求。

最后,诗人将这首诗寄给一个欣赏贞白之人,表达了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得到真正懂得欣赏纯洁之美的人的赏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炼丹台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白云仙人幽人清泉便是古迹隐居寻陶嶙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