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湖外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

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

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送僧之湖外

《送僧之湖外》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内容描写了贯休送别一位出禅修行的僧人的情景。

中文译文:

去旨趣非常,

离去并非真正的目的。

春风尔莫狂。

春风吹拂,不要狂热。

惟擎一铁钵,

只携带了一只壶。

旧亦讲金刚。

过去也曾讲述过金刚经。

午饭孤烟里,

午饭的烟雾中。

宵禅大石旁。

夜晚修禅时,靠着大石头。

羡师终不及,

我仍然羡慕那位禅师,

湘浪渌茫茫。

但禅修的道路却是漫长而模糊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贯休对于禅修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贯休在送别僧人的时候,表达了对他的羡慕,同时也提醒他不要过于追求世俗的热情和享乐。

诗词语言简练,用词朴实,表达了贯休对于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敬仰。通过描述箇中细节,如只携带一只铁钵和宵禅靠大石旁,展现了禅修者生活的简朴和超脱尘世的心态。

整首诗词营造出清幽静谧的禅修氛围,将读者带入禅修者的世界,感受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追求内心安宁与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词整体表现了贯休对于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他对于禅修者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清净与宁静的人们的敬佩和劝诫。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茫茫不及金刚午饭旨趣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