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中

竹绕清渠长嫩蒲,数声村角晚吹梧。

山家最怕清明雨,打落残花一片无。

清明雨中

《清明雨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处澹。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绕清渠长嫩蒲,

数声村角晚吹梧。

山家最怕清明雨,

打落残花一片无。

诗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下雨的景象为题材,描绘了雨中竹林、村角和山家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清明雨带来的凄凉和对山家生活的感慨。

赏析:

首句描述了竹林环绕着清澈的渠道,长嫩的蒲草在雨中显得更加娇嫩。这一景象展示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借以表达了生命的蓬勃和生机。

第二句通过描绘村角晚风吹拂梧桐树的声音,增添了诗词的音乐感和层次感。这一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中村庄的宁静和安详。

第三句点明了山家最害怕的是清明时节的雨水。清明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人们祭扫祖先和纪念逝去的亲人的日子。然而,雨水的降临打落了残留的花瓣,使得祭祀活动变得无法进行,给山家带来了无奈和悲伤。

最后一句以“打落残花一片无”作为结尾,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明雨的感受。雨水打落了残余的花瓣,不仅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离别和无常性。这种无奈和凄凉的氛围通过诗词传达给读者,引发了对生命脆弱性和人世间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节日寄托和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洁的语言,赵处澹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命和离别的深思与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清明雨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残花晚吹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