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

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

作者简介(苏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

东岳封回宴洛京,

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

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

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

喜戴千年圣主明。

译文:

东岳封回宴于洛京,

西墉通行晚会公卿。

楼台胜如遥远的宜春苑,

灯火依旧照耀这不夜的城。

此刻正欣赏着人间繁华的朝市乐,

突然传来天上管弦之声。

宴会达到高潮,万舞群臣皆陶醉,

欢喜戴上千年圣主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为庆祝东岳封回洛京,西墉通行晚会与公卿们一同庆祝。诗人称赞此次宴会场地的壮观和华丽,将其比喻为宜春苑一般。诗人用“灯火还同不夜城”形容宴会热闹非凡,仿佛城市永夜繁华不息。诗人观赏着人间的繁华喜庆,却突然听到了天上音乐的声响,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受。整场宴会气氛愉悦,群臣们舞蹈欢乐,纷纷为圣主明感到自豪和兴奋。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一场盛大的宴会为题材,既表达了壮丽景致的欣赏,又展现出宴会的喜庆氛围和人们的快乐。诗人用夸张的比喻和描写手法,突出宴会的热闹气氛和各种艺术表演的盛况。诗中融入了对宴会背后象征意义的考量,如公卿们的醉乡和对圣主的敬仰。整首诗以宴会为主线,展示了唐代皇家宴会的豪华与盛况,同时也寄托了对盛世繁荣的向往和圣主的赞颂。这首诗运用了华丽的辞藻和意象,形象生动,给人以视听的享受,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壮观场面、音乐欢乐的喜爱和对皇家的讴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楼台人间灯火公卿管弦群臣圣主朝市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