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臣先生挽诗

策第仍为邑,於公未足论。

眼中无佛国,户外即韩门。

道大功非细,人亡德则存。

四风寄双泪,吹到秀峰原。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刘世臣先生挽诗

《刘世臣先生挽诗》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策第仍为邑,

於公未足论。

眼中无佛国,

户外即韩门。

道大功非细,

人亡德则存。

四风寄双泪,

吹到秀峰原。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为刘世臣先生挽诗而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刘世臣先生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刘世臣先生的评价,抒发了自己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首先,诗人提到刘世臣先生的地位仍然是邑宰,说明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接着,诗人指出刘世臣先生眼中没有佛国,意味着他对世俗的执着和追求,而不是超脱尘世的修行。然后,诗人提到刘世臣先生的家门即是韩门,暗示他对家族和家庭的重视。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认为道德的伟大不在于细枝末节的功绩,而是在于人的德行。最后,诗人以四风寄双泪的形象,表达了对刘世臣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之情如同风吹到秀峰原一样,扑面而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刘世臣先生的赞美和对道德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以及对过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诗词运用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诗意更加深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世臣先生挽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大功策第佛国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