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吟

清夜沉沉漏将换,东方月高银河淡。

美人调筝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断。

四座宾客不肯散,时时顾影流清盼。

主人更催着舞衣,氍毹花乱银烛辉。

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

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清夜吟

《清夜吟》是明代左国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夜沉沉漏将换,

东方月高银河淡。

美人调筝促金雁,

清歌一曲行云断。

四座宾客不肯散,

时时顾影流清盼。

主人更催着舞衣,

氍毹花乱银烛辉。

腰支拂地鸾孤飞,

钟漏残尽未忍归。

问言乃知窦氏女,

昔日掌中今是非?

译文:

深沉的夜晚时光悄悄流逝,

东方的月亮高挂,银河淡淡流动。

美人在调弦,催促着金雁般的琴音,

清脆的歌声一曲结束,云彩也消散。

四周的宾客不愿离去,

时常回顾着自己的倩影,流连忘返。

主人更加催促着舞衣,

华丽的绒毯花朵在银烛的照耀下翻飞。

腰间的玉佩碰触地面,孤雁飞翔,

钟漏的声音渐渐消逝,但我不忍离去。

我问,你可知道窦氏的女儿,

曾经是我掌中的宝贝,如今身世如何?

诗意:

《清夜吟》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场景。夜幕降临,月亮高挂,银河若隐若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诗中的美人弹奏着古琴,歌声清脆悠扬,仿佛可以打破夜晚的静谧。而主人则催促着舞衣,舞动在花烛的映照下,增添了场景的热闹氛围。整首诗以清夜为背景,交织了音乐、舞蹈和夜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不舍离去的情感。

赏析:

《清夜吟》以明代的文学艺术风格为基础,通过对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和美人琴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寂静夜晚的独特感受。诗中通过对美人、客人和主人的描写,细致地展现了夜晚的活动和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景。同时,诗中对窦氏女儿的提及,暗示了过去美好时光的消逝和人事的变迁,增加了诗的思考深度。

整首诗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的烘托,使诗意更加丰富多样。通过音乐的表达和舞蹈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流逝时光的珍视之情。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会思考人生的变迁和时光流转的主题。整首诗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美好和人事的变迁,呈现了一种温馨而富有情感的氛围。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清夜沉沉漏将换”中的倒装句和“东方月高银河淡”中的对仗,使得诗词更具韵律和节奏感。同时,通过美人调筝、主人催促舞衣等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夜晚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欢愉情绪,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感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则以窦氏女儿为背景,凸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世的变迁。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发了对过去时光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左国玑的《清夜吟》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流逝时光的不舍之情。诗词优美动人,给人以温馨、静谧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清夜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宾客不肯主人美人是非舞衣影流氍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