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引

十月橘洲长鼓枻。

潇湘一片尘缨洗。

斩得钓竿斑染泪。

中夜里。

时闻鼓瑟湘妃至。

白发垂纶孙又子。

得钱沽酒长长醉。

小艇短篷真活计。

家云水。

更无王役并田税。

作者简介(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渔家傲引

《渔家傲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洪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引,朝代:宋代,作者:洪适

十月橘洲长鼓枻。

潇湘一片尘缨洗。

斩得钓竿斑染泪。

中夜里。

时闻鼓瑟湘妃至。

白发垂纶孙又子。

得钱沽酒长长醉。

小艇短篷真活计。

家云水。

更无王役并田税。

中文译文:

十月的橘洲长着鼓枻。

潇湘江水一片清澈,洗净了河滩上的尘埃。

斩断的钓竿上染满了泪水。

在午夜里,

时常听到鼓瑟的声音,湘妃来到这里。

白发苍苍的老人垂钓,有孙子和曾孙陪伴。

捕鱼得钱,就去买酒,长时间地陶醉其中。

小艇、短篷,真是好的工具。

家中的云和水,

再也没有王役和田赋的压迫。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引》描绘了一个傲然自得的渔家生活场景。诗中的渔家人在十月的橘洲垂钓,潇湘江水清澈如镜,洗净了河滩上的尘埃,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然而,渔家人的生活并不易,他们的钓竿上沾满了斩断它们时流下的泪水,暗示着辛勤劳作的辛苦和付出。

诗中描述了渔家人在深夜时分听到鼓瑟的声音,湘妃来到这里。这里的鼓瑟是象征音乐和艺术的意象,湘妃则代表着美好和神秘的女性形象,给诗中增添了一丝浪漫和诗意。老人白发苍苍,垂钓而坐,孙子和曾孙陪伴在身旁,展现了渔家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联系。

诗的最后几句描述了渔家人在捕鱼得到钱财后,去买酒,长时间地陶醉其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小艇短篷是渔家人用来捕鱼的工具,这里象征着他们精心准备的生活技能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渔家人没有王役和田赋的压迫,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田园般的宁静。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渔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由、追求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发小艇潇湘钓竿活计长长垂纶尘缨长鼓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