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劝酒致语)

适来已陈十二短章,辄歌三五盛景。

累累清韵,尚渐梁上之飞尘;抑抑佳宾,须作乡中之醉客。

同乐当勤于今夕,相从或系于他年。

更赋幽情,再声佳咏。

万籁无声天地静。

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镜。

照到林梢风有信。

抬头疑是梅花领。

万感只应闲对景。

独倚危栏,扰扰人初定。

吟不尽中愁不尽。

溪山千古沈沈影。

作者简介(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蝶恋花(劝酒致语)

《蝶恋花(劝酒致语)》是宋代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美景和酒宴的喜爱,并融入了对人生苦乐与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适来已陈十二短章,

辄歌三五盛景。

累累清韵,

尚渐梁上之飞尘;

抑抑佳宾,

须作乡中之醉客。

同乐当勤于今夕,

相从或系于他年。

更赋幽情,

再声佳咏。

万籁无声天地静。

清抱朱弦,

不愧丹霄镜。

照到林梢风有信。

抬头疑是梅花领。

万感只应闲对景。

独倚危栏,

扰扰人初定。

吟不尽中愁不尽。

溪山千古沈沈影。

诗意和赏析:

《蝶恋花(劝酒致语)》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对美景和酒宴的享受,并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的开头,黄裳表示自己已经写了十二篇短诗,其中有三五首歌颂了盛景美景。清新的韵律如同梁上飞扬的尘土,堆积在他的诗句中。然而,作者却抑制住了自己的喜悦,将自己比作乡间醉酒的客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只是佳宾之一。

接下来,作者引导读者一同享受当下的乐趣,也可能是暗示相伴的朋友们或许将来会因各自的事业而分离。他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幽情和佳咏的追求,并描述了万籁无声的美妙景象,天地间一片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黄裳比喻自己的琴声如同丹霄之镜,照亮了林梢,风传递了信息。他抬头一望,疑似看到了梅花的领头,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前景。然而,作者意识到这些美好只应该在闲暇时与景物相对,他独自倚在危栏上,内心扰乱,情绪初定不安。他的吟唱无法尽情地抒发中的愁绪,内心的忧愁也无法尽释。溪山的影子投射在千古之间,沉沉地存在着。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和酒宴的喜爱,同时透露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苦乐的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与黄裳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背景和审美追求相契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幽情醉客累累飞尘清韵勤于同乐佳宾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