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

十载犹迁客,孤踪愧俗人。

长缄存后舌,乍保爨余身。

楚泽云千里,春城月半轮。

潜夫潜未得,飘泊损天真。

十载

《十载》

十载犹迁客,

孤踪愧俗人。

长缄存后舌,

乍保爨余身。

楚泽云千里,

春城月半轮。

潜夫潜未得,

飘泊损天真。

中文译文:

十年的光阴里,

我依然是个流浪者,

孤零零地行走,感到羞愧,

因为我无法融入尘世的喧嚣。

长久沉默,保持沉默,

为了保护我内心的纯真。

楚国的泽畔云彩遮蔽了千里,

春城的月亮只露出半轮。

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我一直深藏不露,

流浪的生活使我的天真逐渐消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一鸣在明代时期的流亡生涯和内心的孤独感受。诗人形容自己已经流离失所十年,仍然像一个流浪者一样孤单地行走在世间,对这种状态感到羞愧。他选择长久地保持沉默,不与人交流,是为了保护内心纯真的一面,避免被世俗的喧嚣所侵蚀。

诗中提到楚国的泽畔云彩,意味着作者远离家乡,身处陌生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春城的月亮只露出半轮,象征着诗人的境遇,即使在美丽的春城,他也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部分,暗示他的生活并不完整,缺少了家园的温暖。

诗词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直隐藏自己的身份和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遇。流浪的生活使他的天真逐渐消磨,作者对这种境况感到遗憾和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沉默与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首诗词表达了明代时期流亡文人的心境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十载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春城俗人天真孤踪长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