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赏芍药)

嫩绿阴阴台榭映,南风初送清微。

扬州花市进芳菲。

丝头开万朵,玉叶衬繁枝。

自是诗人佳赠意,花王香借余姿。

翠红深展奉瑶卮。

何妨沈醉赏,天与绊春晖。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临江仙(赏芍药)

临江仙(赏芍药)

嫩绿阴阴台榭映,

南风初送清微。

扬州花市进芳菲。

丝头开万朵,

玉叶衬繁枝。

自是诗人佳赠意,

花王香借余姿。

翠红深展奉瑶卮。

何妨沈醉赏,

天与绊春晖。

中文译文:

花坛阴阴绿荫庇,

初夏送来清新南风。

扬州花市进入芳菲。

花蕾一一绽放,

玉叶繁枝相映衬。

这种景象本是诗人送来的美好祝愿,

芍药借花王的香气,

更增添了它们的姿色。

翠绿、丰红展示着瑶琳芬芳。

何妨让自己醉在赏芍药的美景中,

从而受到春天阳光的阻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赏芍药的美景和醉人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绘花坛的阴阴绿荫,清新的南风和绚丽的花朵,表现了芍药的美丽和娇艳。诗中的扬州花市,象征着繁华和盛世,进一步突出了芍药的珍贵和价值。

诗中的“玉叶”形容芍药花朵的光泽和质地,与“繁枝”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繁花似锦的景象。诗人认为这种美景是他所赋予花朵的佳赠意,而芍药再借用花王的香味,更加显得更加美丽。

诗人通过描绘芍药的翠红色彩,展示出其娇美动人的特质,比喻着芍药丰富的芬芳。诗末的“何妨沈醉赏,天与绊春晖”表达了诗人沉醉在芍药美景中的心情,同时也暗示着春光已经绊住了时间,让人情不自禁地停留在这美好的瞬间。

整首诗运用了形象描写和意象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赏芍药的美景和醉人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芳菲自是诗人繁枝玉叶花王清微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