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人迹酴醾

蜀中酴醾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

已怜正发香晻暧,犹受未开光的皪。

半垂野水弱如坠,直上长松勇无敌。

风中娜娜应数丈,月下煌煌真一色。

故园闻道开愈繁,老人自恨归无日。

百花已过春欲莫,燕坐绳床空数息。

朝来满把得幽香,案头乱插铜瓶湿。

一番花芘转头空,谁能往问天台拾。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和人迹酴醾

《次韵和人迹酴醾》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蜀中酴醾生如积,

开落春风山寂寂。

已怜正发香晻暧,

犹受未开光的皪。

半垂野水弱如坠,

直上长松勇无敌。

风中娜娜应数丈,

月下煌煌真一色。

故园闻道开愈繁,

老人自恨归无日。

百花已过春欲莫,

燕坐绳床空数息。

朝来满把得幽香,

案头乱插铜瓶湿。

一番花落转头空,

谁能往问天台拾。

中文译文:

蜀中的酒香浓郁如山一样积聚,开放与凋零在春风中默默无声。已经怜惜那正在发芽的香气,却还未完全展开的葡萄正在受到照耀。

半倾斜的野水流得弱不禁风,而高耸的松树则勇敢无畏。风中的花香应声传达数丈远,月光下的景色闪耀着同样的颜色。

听说故园的景物越来越繁茂,老人却自怨归家的日子不多了。百花已经凋落,春天即将结束,燕子坐在绳床上空洞地数着呼吸。

早晨来了,满手拿着幽香,案头插满了湿淋淋的铜瓶。一番花落,转眼间又一片空旷,谁能前去问询天台上的拾物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蜀中的美景和一些人物情感。诗人以酒香为引子,通过对春风、山水和月色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幻无常。葡萄未完全开放的皪,象征着人事未定,未来的命运仍未明朗。

诗中还有对故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光阴的感叹。描述了故园景物的繁茂,但诗人却老去归家的日子已近,自叹时光匆匆,无法回到过去。

最后几句表达了无常的世态和人生的无常。诗人手中的幽香和插满铜瓶的案头,都象征着世间的繁华和美好转瞬即逝。花已凋落,景物变幻,诗人自问谁能去问询那位捡拾天台上物品的人,也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传达了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和人迹酴醾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月下一色无敌开落酴醾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