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山彭少府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作者简介(方干)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赠萧山彭少府

赠萧山彭少府

作尉孜孜更寒苦,

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

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

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

岁月弥多别有情。

译文:

向萧山的彭少府赠诗

任职于官府辛勤努力,生活艰苦,

为政务操心过度已成癖好,却无法使心境变得清净。

即使因为替剑鹤(指吴玄剑)偿还债务,

但仍有歌篇取得了盛名。

我尽力勤求成为你的弟子,

都把疑义向你请教。

我们之间相识是因为共同追求儒学之道,

时光如此多,却有了别样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方干写给萧山的彭少府的赠诗。诗人通过描写彭少府的为人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彭少府的敬佩和友情。彭少府以勤奋治事和学术才华著称,方干对此深感钦佩。他认为彭少府虽然工作辛苦,心思繁忙,但并没有真正实现心灵的宁静。尽管彭少府曾因还债而支持吴玄剑的事情,但他仍然以自己的歌曲和诗篇赢得了声誉。方干表达了对彭少府的追求和一同探讨儒学的诚意,认为他们之间的相识,已经度过了许多岁月,也因儒学而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赞美了彭少府的为人和才华。诗人通过反映彭少府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学问的精神,将彭少府塑造成了一个有志向、有才华的人物形象。诗中还描绘了彭少府为政务操心过度,却无法使心境变得清净的内心状况,这种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使诗词更富有层次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相识先生岁月有情弟子儒术疑义孜孜歌篇盛名操心寒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