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三首)

天鸙巢蒿草,形躯纤且微。

不知怀何事,直上闻天扉。

啾啾终日鸣,天听不可希。

铩羽口吻裂,落日空悲归。

¤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杂诗(三十三首)

《杂诗(三十三首)》是明代作家刘基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鸙巢蒿草,形躯纤且微。

天鸟筑巢在蒿草中,它的身躯娇小而纤细。

不知怀何事,直上闻天扉。

不知它内心思念着什么,它直直地飞上天空,向天门传达信息。

啾啾终日鸣,天听不可希。

它整日发出啾啾声,但天空却难以倾听。

铩羽口吻裂,落日空悲归。

羽毛被撕裂,嘴巴受伤,它在落日的余晖中悲伤地归来。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天鸟在蒿草丛中筑巢的情景。天鸟形态纤细微小,却怀着一种向天空传达信息的渴望,它不断发出啾啾声,希望得到天空的回应,但天空似乎并不理会它的存在。最后,天鸟因为飞行中的困难而受伤,失望地归来。

这首诗词通过天鸟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渴望被关注和回应的情感。天鸟的纤细形态和微小身躯,以及它不断发出的啾啾声,象征了个体渺小的存在和微弱的声音,而天空的漠视则体现了人世间很多时候忽略或无视这些微小存在的现实。诗人通过天鸟的遭遇,表达了对于渴望被关注和理解的个体的关切和同情,以及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冷漠和忽视的反思。

整首诗词情感忧伤,给人以沉郁的感觉。它通过对天鸟的描绘,表达了人类在追求关注和回应时所面临的困境和失望,以及对于社会冷漠现象的反思。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感染力。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人的情感,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诗(三十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落日不可啾啾空悲口吻铩羽终日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