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万病丸

我闻昔有海上翁,须眉皎白尘土中。

葫芦盛药行如风,病者与药皆惺憁.药王药上亲兄弟,救人急于己诸体。

玉毫调御偏赞扬,金轮释梵咸归礼。

贤守运心亦相似,不吝亲亲拘子子。

曾闻古德有深言,由来大士皆如此。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施万病丸

《施万病丸》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传奇的海上翁,他头发皎白但精神焕发,行动敏捷,把药物装在葫芦中,医治病者,使他们病愈后,药和病者都感到喜悦和满意。诗中还提到了药王和释迦牟尼,以赞扬他们对人类的救助。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听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海上的老人,

须发洁白,却活跃在尘土之中。

他葫芦中装满了药物,行动迅捷如风,

医治病者,使人和药都感到喜悦和满足。

药王、药上亲兄弟,

在救人时,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像宝贵的玉毫、金轮一样受人赞扬,

梵天也向他们致以敬意。

善良的人心也是如此,

同样关心亲人和孩子的命运。

曾经听说过高尚的人有深刻的言论,

从古到今,伟大的人都是如此。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医者仁心和救助他人的敬意和赞美。诗人通过描写一个神奇的海上翁,以及药王和释迦牟尼的事迹,传达了医者无私救助他人的精神和良知,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赞扬和敬仰。诗人通过对老人和药王等形象的描写,突出了他们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并提醒人们要像他们一样关心亲人和孩子的命运,秉持善良之心,助人为乐。整首诗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人性美和伟大行为的讴歌,既传达了诗人对医者胸怀仁心的赞美,也为人们塑造了一个高尚、慈悲为怀的行为楷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尘土如风须眉金轮惺憁亲兄弟调御诸体药王玉毫救人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