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

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

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

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十五日的时候,雨下得很大啊。

雨滴落在哪里呢?众多的蝉只是空空地鸣叫。

初时感到凉风吹入,但已经有彩霞横亘天际。

本想通宵聆听雨声,又有何妨碍明亮的月光呢?

丰收和荒凉终究是有规律的,忧愁和痛苦也相互交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以雨和蝉的声音为主要元素,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事物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雨代表变幻无常的人生,蝉的鸣叫则象征着虚无和空虚。诗人感叹雨落在何处,蝉鸣却无所指,暗示人生的迷茫和无常。初时的凉风和美丽的彩霞展示了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间,但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尽管诗人想要聆听雨声整夜,但他意识到那并不会妨碍明亮的月光,暗示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乐观和坚强。诗的最后,作者提到了丰收和荒凉、忧愁和痛苦,表达了人生中的起伏和不确定性,同时也传递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颇具哲理的触动。通过描述雨、蝉和自然景象,诗人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间。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具深度和感染力。作者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同时呼唤人们对命运的思考和对当下的珍惜。这首诗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命和世界的独特感悟和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月明通宵有数妨碍凶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