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一春不到阖闾城,花事阑珊却此行。

万佛阁深留塔影,小吴轩静度莺声。

松林月暗山精泣,石磴人稀磷火明。

野衲那知兴废事,只将经卷了生平。

次韵

《次韵》是明代刘本原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春不到阖闾城,

花事阑珊却此行。

万佛阁深留塔影,

小吴轩静度莺声。

松林月暗山精泣,

石磴人稀磷火明。

野衲那知兴废事,

只将经卷了生平。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刘本原的游历为背景,表达了他游历阖闾城(即杭州)的心情和感受。诗人在阖闾城逗留的时间只有一个春天,却发现花事已经渐渐凋零,使他感到心情沉闷。他描述了阖闾城内的一些景观,包括万佛阁和小吴轩。在万佛阁中,塔的影子深深地留在他的心中;在小吴轩中,他静静地聆听着莺鸟的歌声。他还描绘了松林的夜色阴暗、山精的哭泣声和石磴上稀少的行人,以及磷火的明亮。最后,诗人自嘲地说,作为一个出家人,他对世俗的兴废事并不了解,只专注于经卷,将佛教经典作为他一生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游历阖闾城的心情和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兴废事物的淡漠态度和对佛教经卷的专注追求。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阖闾城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花事凋零、松林夜色和石磴行人稀少等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忧伤和寂寥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置于这个环境中,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对佛教修行的专注。最后两句“野衲那知兴废事,只将经卷了生平”,表明诗人对世俗的兴废事不感兴趣,将佛教经典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依托,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凝练的艺术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表达,传递出一种忧伤、超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佛教修行的专注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阑珊不到生平石磴花事经卷野衲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