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

双只水中凫,食饱不出水。

灵凤来何时,源鹄志万里。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

《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只水中凫,

食饱不出水。

灵凤来何时,

源鹄志万里。

诗意:

这首诗以水中的凫(一种水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凫在水中吃饱后却不愿意离开水面,这暗喻了一种安逸的状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灵凤(象征着高尚品德和才华的存在)何时出现的期待,以及自己追求卓越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凫被用来象征一种安逸和满足的状态,它们在水中吃饱后并不急于离开水面,这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而诗人则以灵凤的到来来象征自己追求卓越的渴望,灵凤是一种高尚的存在,可能代表着诗人心中的理想、才华或是某种真理。诗人希望灵凤能够出现,从而启迪自己,让自己的志向能够超越千万里。

整首诗意境清新,用意深远。通过凫和灵凤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卓越和超越现状的渴望。灵凤的出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实现,而源鹄则代表了诗人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毅力。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灵凤(理想、才华、真理等)出现的期待和自己追求卓越的志向。它给人一种清新悠然的感觉,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追求卓越和超越现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出水灵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