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

春水白鸥多载酒,夕阳黄犊饱看山。

老吾於传懒我癖,之子有诗忙是閒。

四海流传如见问,为言飞鸟倦知还。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行

诗词:《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译文:

声名空自落人间,

要是龙鳞不可攀。

春水白鸥多载酒,

夕阳黄犊饱看山。

老吾於传懒我癖,

之子有诗忙是闲。

四海流传如见问,

为言飞鸟倦知还。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方岳对于名利的看法以及对山行的热爱。第一句表明作者认为声名虚无,只有龙鳞才是无法触及的。接下来两句描述了春水中白鸥载满了酒,夕阳下黄牛吃饱了草,这是在描绘山行时的美好景色。接下来两句表达了作者年老的态度,他懒于传承,但他的子嗣却忙于创作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在四海流传,被人们珍视,就像疲倦的飞鸟终会回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行的美景,并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山行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修身养性之法,作者通过描绘春水、白鸥、夕阳、黄牛等景物,展示了山行的宁静和美好。诗中的“声名空自落人间,要是龙鳞不可攀”表达了作者对于虚名的看法,认为真正的财富和价值是无法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在世间流传,得到人们的欣赏和传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诗歌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行和名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可人间四海夕阳春水声名流传白鸥龙鳞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