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

断魂凝睇。

望故国迢迢,倦摇征辔。

恨满西风,有千里云山,万重烟水。

遥夜枕冷衾寒,数更筹无寐。

想伊家、应也背著孤灯,暗弹珠泪。

屈指。

重算归期,知他是何时见去里。

翻思绣阁旧时,无一事,只管爱争闲气。

及至恁地单栖,却千般追悔。

从今后,彼此记取,厌厌况味。

作者简介(晁端礼)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金盏子

《金盏子》是宋代晁端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盏子》

断魂凝睇。

望故国迢迢,倦摇征辔。

恨满西风,有千里云山,万重烟水。

遥夜枕冷衾寒,数更筹无寐。

想伊家、应也背著孤灯,暗弹珠泪。

屈指。

重算归期,知他是何时见去里。

翻思绣阁旧时,无一事,只管爱争闲气。

及至恁地单栖,却千般追悔。

从今后,彼此记取,厌厌况味。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色的灯盏,断了魂魄停留。

凝望着故国,遥远而漫长,疲倦地摇动着征辔。

怀恨充满西风,眼前是千里云山,万重烟水。

长夜里,枕头冷冷寒寒,数更之间不得入眠。

想起他的家,想象他也背着孤灯,暗自弹奏珠泪。

屈指一算,重新计算着何时才能相见。

回忆起过去绣阁里的景象,竟然没有一件事,只是不停地争斗着闲气。

如今在这个孤寂的地方,却后悔无尽。

从此以后,我们彼此牢记,艰难地忍受着痛苦。

诗意和赏析:

《金盏子》这首诗词表达了离故乡远行的苦闷和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懊悔。

诗的开篇,“断魂凝睇”,形容诗人的心情如同断了魂魄一般凝滞。他远离故乡,眺望着迢迢的故国,心中充满倦怠和无奈,疲倦地摇动着征辔。

诗中的“恨满西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离乡之苦的怀恨之情。他眼前是千里云山和万重烟水,景色虽美,却无法抚慰他内心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长夜里的寒冷和失眠的痛苦。他想起了他的家,幻想着他的亲人也背着孤灯,默默地流泪。他数着更夜,重新计算着何时才能再见到亲人。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绣阁中的情景,发现自己过去只是争斗着闲气,没有真正珍惜和爱惜。如今他孤独地栖身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后悔莫及。

最后,诗人表示从此以后,他们彼此要牢牢记住彼此的情感,忍受着痛苦的日子。

整首诗词以凄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乡之苦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词《金盏子》成功地表达了离故乡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失去的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故国断魂迢迢西风无寐凝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