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

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

《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苑树天边雨露匀,

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

赏到人间不是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雨过后的景象。苑中的树木被雨露滋润,整齐地分布在天边。官员们偷偷地观看着那崭新的锦绣花丛。他们的目光如同穿透着群花,渴望着折取其中一朵,然而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赏花的乐趣已经超越了春天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雨过后的苑中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花卉的赞美和赏析的心境。诗中的苑树被雨水滋润,使得花丛崭新而美丽。官员们偷偷观看锦绣花丛,表示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之情。然而,诗中提到眼穿欲折无由折,表明他们虽然渴望拥有花朵,但却无法折下来,可能是因为环境的限制或其他原因。最后一句"赏到人间不是春"表达了作者对这花朵美丽的赞叹,认为这样的景色已经超越了春天的美丽。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官员们对花朵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受到种种限制的现实。这种赞美和追求之情,以及对美的欣赏和感叹,使得这首诗词富有情感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间不是雨露群公偷看无由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