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忆昔金门初射策,一日声华喧九陌。

少年得意出风尘,自为青云无所隔。

主人抡才登桂堂,神京进秩奔殊方。

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

有时扼腕生忧端,儒书读尽犹饥寒。

丈夫意气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难。

作者简介(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感兴

《感兴》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昔金门初射策,

回忆起昔日在金门初次拿起弓箭的情景,

一日声华喧九陌。

一天的声音和繁华喧嚣充满了整个街道。

少年得意出风尘,

年少时得意洋洋地走出尘世,

自为青云无所隔。

自认为能够通向青云之上,无所阻隔。

主人抡才登桂堂,

有才华的人得到了主人的赏识,登上了高位,

神京进秩奔殊方。

他在京城中晋升了官位,奔赴不同的地方。

墨绶铜章竟何用,

然而,那些满身墨绶和铜章到底有何用呢,

巴云瘴雨徒荒凉。

在巴山薄雾弥漫、瘴气弥散的地方,一切都显得荒凉。

有时扼腕生忧端,

有时候,我不禁捏紧拳头,心生忧虑,

儒书读尽犹饥寒。

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却仍然感到饥寒交迫。

丈夫意气到如此,

作为一个有志之士,意气风发,

搔首空歌行路难。

然而,我却在行路的艰难中感到无奈,只能搔首叹息。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寇准对自己经历和人生境遇的回忆和思考。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得意和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官位和荣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他觉得墨绶和铜章等虚名荣誉无法抵挡现实世界的困境,而读书也未能解决他内心的渴望。尽管他怀有壮志豪情,但现实的道路却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使他感到无奈和疲惫。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揭示了人生追求和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儒家学说和社会体制的反思。这首诗词充满了忧虑和无奈情绪,同时也传达了对现实困境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兴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自为少年搔首主人丈夫意气行路难风尘荒凉得意殊方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