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蜡梅)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

芳跗染得胭脂重。

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

蜂翅初开,蜜房香弄。

佳人寒睡愁和梦。

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踏莎行(蜡梅)

《踏莎行(蜡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蜡梅)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

芳跗染得胭脂重。

风前兰麝作香寒,

枝头烟雪和春冻。

蜂翅初开,蜜房香弄。

佳人寒睡愁和梦。

鹅黄衫子茜罗裙,

风流不与江梅共。

中文译文:

走在细腻的青草上(蜡梅),

如同稻谷般晶莹剔透,细腻动人。

芳香的足印沾染上浓重的胭脂。

风吹前,兰麝的香气像寒冷,

枝头上的烟雪与春天的冰冻相伴。

蜜蜂的翅膀初次打开,蜂房中弥漫着香气。

美丽的女子在寒冷中沉睡,忧愁和梦境交织。

鹅黄色的衣衫,茜红色的罗裙,

风流不与江梅共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冬季花卉蜡梅的赞美与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对蜡梅的描绘,展现了它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用粟玉玲珑来形容蜡梅的细腻和晶莹剔透的特点,用雍酥浮动来形容它的娇媚和轻盈。蜡梅的芳香在风前弥散,兰麝的香气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冰冻。蜜蜂初次开启翅膀,蜂房中弥漫着香气,这描绘了蜡梅花开的美丽景象。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梅的喜爱,他认为江梅更具风流之气,与鹅黄色的衣衫和茜红色的罗裙相得益彰,不与蜡梅共舞。这种比较与对蜡梅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蜡梅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示了蜡梅在寒冷季节中的美丽和芬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梅的偏爱。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花卉的深情和对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风流佳人枝头罗裙胭脂浮动鹅黄香寒芳跗蜂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