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

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

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

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

渚烟蕙兰动,溪雨虹蜺生。

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筝吟秋空,

风筝在秋天的天空中吟唱,

不肖指爪声。

指着风筝的爪子发出声音。

高人灵府间,

高人居住在灵府之中,

律吕伴咸英。

以音律和吕调伴随着咸英(指作者自己)。

昔年与兄游,

曾与兄弟一同游玩,

文似马长卿。

文采像马长卿(唐代著名文学家)。

今来寄新诗,

如今寄来新作,

乃类陶渊明。

与陶渊明相类似。

磨砻老益智,

岁月的磨砺使我更加聪明智慧,

吟咏闲弥精。

吟咏诗篇更加精妙。

岂非山水乡,

难道不是山水之乡,

荡漾神机清。

在这里,神奇的意念荡漾着清澈的心灵。

渚烟蕙兰动,

湖边水雾弥漫,蕙兰花摇曳生姿,

溪雨虹蜺生。

溪水下起雨,彩虹和蜺鱼生长。

冯君虚上舍,

冯君(指崔郎中)在虚幻的屋舍里,

待余乘兴行。

等待我畅情地前行。

这首诗词以风筝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风筝的赞美和自身的感慨。风筝在秋天的天空中吟唱,象征着自由和快乐。诗人用"高人灵府间"来形容自己,表示他的文学才华超凡,精神世界高远。他回忆起与兄弟的游玩,自比马长卿,说明自己的文采出众。他将自己的新作寄给崔郎中,自称类似于陶渊明,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诗人在岁月的磨砺中越发聪明智慧,吟咏的诗篇也更加精妙。他提到山水乡的清新神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最后,诗人描绘了湖边的景色,水雾弥漫,花草摇曳生姿,溪水下起雨,形成美丽的彩虹,生活充满了诗意。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风筝、回忆与兄弟的游玩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自信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心灵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昔年高人秋空风筝灵府律吕寄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