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临江仙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解读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咏《楚词》酬午日,

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

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诗意解读:

这首诗是为了回应午日时高咏《楚词》而写的。诗人感慨时光匆匆,像是一阵阵微风吹过。他提到榴花的颜色并不如舞裙的红色那样艳丽,表达了他对红颜薄命的思念。然而,这种情感却无人理解,只有歌声结束后帘子间飘荡的风可以感受到。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在世事中历经痛苦,感叹岁月的流逝,自己也逐渐老去。他提到了戎葵(一种花卉)在墙的东边凝笑,暗示着他对曾经的辉煌和苦难的回忆。他提到与去年相同的酒杯深浅,暗示着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试着将心中的思念倾泻到桥下的水中,寄托了自己对湘江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己对高咏《楚词》的回应开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红颜薄命的痛惜。诗中的意象鲜明,通过榴花和舞裙的比较,描绘了红颜的美丽和短暂。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在最后两句中得到了体现,歌声结束后,只有飘荡的风能感受到他的情感。

诗人通过戎葵的凝笑和酒杯深浅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和往事的怀念。最后,他试图将自己对湘江的思念倾泻到桥下的水中,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和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红颜、往事和故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感叹时光流转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临江仙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下水万事不似深浅酒杯老矣舞裙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