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有感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

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

*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

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粥。

有义命,何思虑。

在坎*,弥谦牧。

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

不及屠沽余酒肉,不及驵侩多童仆。

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

满江红 有感

诗词:《满江红 有感》

朝代:元代

作者:杨弘道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

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

*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

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粥。

有义命,何思虑。在坎*,弥谦牧。

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

不及屠沽余酒肉,不及驵侩多童仆。

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

中文译文:

尚未醒来,没有清晰的思维,幽梦已经破碎,很难再继续。

隐隐约约听到鼓声呼唤,角声如同哭泣。

短茅茨的窗户已经泛白,灰烬残留,酒坛没有了绿意。

有无之间,随分配晨餐,只有稀粥。

有义务的命运,何需思虑。在坎位上,默默执牧。

但是当客人来尝试时,我感到愧疚,小巷弯曲而深沉。

不及屠宰场的余酒肉,不及富人家的马车和仆人。

放下芦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够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杨弘道饱受困苦、贫困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慨。诗中用意象描绘了一种寂寞、凄凉的氛围。诗人在梦境中醒来,却感到思维不清,幽梦已破碎,再也无法继续。隐约中,他听到鼓声呼唤,角声哭泣,这些声音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压力和痛苦。

诗中描写了贫寒的生活环境,茅堂窗户已经泛白,炉火燃尽,酒坛也没有了绿意,生活的困顿无处不在。他只能随份量享用稀粥,生活无奈之中的无奈。尽管他有义务承担的命运,但他并不思虑,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谦卑地执牧。

然而,当客人来到他这里尝试时,他感到愧疚,因为他无法款待客人,他居住的地方是小巷中深处的弯曲之处,与富人的奢华相去甚远。他比不上屠宰场残留下来的酒肉,也比不上富人家中拥有的马车和仆人。

最后,他放下芦苇帘子,与客人对话,感到清欢已足够。这句话中透露出一种寂寞中的欣慰,诗人在困苦中仍然能体验到一些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整首诗透露出贫困和困顿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内心对于尽力而为、坚守岗位的态度。尽诗人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仍能坚守自己的职责,表现出一种虽贫穷但清欢自足的心态。诗中运用隐喻和意象,描绘了一个寂寞、凄凉的场景,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世俗财富和地位的淡然态度。尽管生活困顿,但诗人通过内心的宁静和清欢,仍能获得一种超越物质的满足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哲理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让人感受到贫困中的坚毅和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满江红 有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炉火鼓声有无随分茅堂幽梦尚寐蘧然具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