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作者简介(吴均)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咏雪

《咏雪》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诗词,作者是吴均。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风摇庭树,

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

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

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

相思空何益。

中文译文:

微风摇动庭院的树,

细雪纷纷飘落进窗纱缝隙。

雪雾缭绕,如梦般飘渺转动,

积雪凝结在台阶上,如同盛开的花朵。

不见到杨柳春天的景象,

只见到白色的桂枝雪。

我流下的泪水无人知晓,

相思之情又有何益处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雪夜的景象,通过微风摇动庭院的树和细雪飘落进窗纱缝隙的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纷扰。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雪的飘渺转动形容为雪雾萦绕,雪积如花,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思念,他感叹雪夜中无法见到春天的景象,只能看到白雪覆盖的桂枝。诗人的相思之情深沉而孤独,他流下的泪水却无人理会,因此他询问相思之情的益处何在。

赏析:

《咏雪》以简洁而凝练的笔触描绘了雪夜的景象,通过对微风、细雪、雾气以及积雪的描写,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独特的氛围。诗人通过雪的象征意义,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期待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对比手法使得春天与冬天的冷雪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的忧思和孤独情感通过雪夜的寂静和冷寂得以凸显,而最后的疑问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情的苦涩和无奈。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示了南北朝时期诗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雪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无人桂枝细雪帘隙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