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小小墓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题苏小小墓

《题苏小小墓》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祜。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位于荒凉地带的苏小小的墓地,描绘了墓地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漠漠穷尘地,

茫茫的荒凉之地,

萧萧古树林。

寂静的古老树林。

脸浓花自发,

野花自然生长,

眉恨柳长深。

眉毛被柳树长久遮掩。

夜月人何待,

夜晚的月亮等待着人们,

春风鸟为吟。

春风中鸟儿婉转歌唱。

不知谁共穴,

不知道有谁与她共同长眠,

徒愿结同心。

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有共同的心愿。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墓地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这个凄凉的墓地中感受到了时光的荏苒和生命的脆弱。他留意到自然界的变化,如野花的自发生长以及柳树长出的垂柳,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夜晚的月亮等待着人们,而春风中的鸟儿则以歌唱来回应这份等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墓地中共同长眠者的祈愿,希望他们能够有共同的心愿和归宿,借此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的关注。

整首诗以凄凉的墓地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在意境上给人一种静谧、凄凉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春风萧萧夜月自发同心树林何待尘地共穴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