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过西崦

白日都消笔砚间,偶因行乐到松关。

秋声不尽萧萧叶,夕景无多淡淡山。

蛩响寒斋僧自定,苔荒深院客常闲。

已知身世俱成幻,莫叹西风鬓易斑。

行乐过西崦

《行乐过西崦》是明代张羽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乐过西崦

白日都消笔砚间,

偶因行乐到松关。

秋声不尽萧萧叶,

夕景无多淡淡山。

蛩响寒斋僧自定,

苔荒深院客常闲。

已知身世俱成幻,

莫叹西风鬓易斑。

译文:

明亮的白日在笔砚之间悄然溜走,

因为偶然的行乐来到了松关。

秋天的声音不断,叶子纷纷飘落,

夕阳的景色淡淡地映在山间。

蝉鸣在寒斋中,僧人自顾自地诵经,

苔斑遍布深院,客人常常悠闲。

我们已经知道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不要叹息岁月匆匆,我们的发鬓也会随风而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人生的虚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白日匆匆流逝的景象,以及作者因为偶然的行乐而来到松关的情景。松关是一个山间的地方,暗示着作者身世的巧合和人生旅程的起伏。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夕阳的景色,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岁月的转变和生命的无常。蝉鸣在寒斋中,僧人自顾自地诵经,展示了宁静和超脱的意境。苔斑遍布深院,客人常常悠闲,表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

在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提醒读者要认识到人生的虚幻和时光的流转,不要为岁月的变迁而叹息,因为人的发鬓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白。这是对人生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深刻思考,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景色的变迁相互呼应。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看淡人生的心态。读者在赏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邃思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豁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行乐过西崦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身世萧萧白日行乐淡淡自定笔砚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