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长官三首

家山何在两忘归,杯酒相逢慎勿违。

不独饭山嘲我瘦,也应糠核怪君肥。

男婚已毕女将归,累尽身轻志莫违。

闻道山中食无肉,玉池清水自生肥。

造物知吾久念归,似怜衰病不相违。

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沈长官三首

《次韵沈长官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山何在两忘归,

杯酒相逢慎勿违。

不独饭山嘲我瘦,

也应糠核怪君肥。

男婚已毕女将归,

累尽身轻志莫违。

闻道山中食无肉,

玉池清水自生肥。

造物知吾久念归,

似怜衰病不相违。

风来震泽帆初饱,

雨入松江水渐肥。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以次韵沈长官的方式写的三首诗。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归乡、家园和身体状况展开。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即使在饮酒相聚之际,也要谨慎行事,以免违背了归乡的初衷。诗人自嘲自己在家乡饭食的贫乏,被人取笑瘦弱,而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因为自己的肥胖而怪罪自己。接着,诗人谈及男儿已经完婚,女儿将要归嫁,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达到了极限,希望大家不要违背自己轻松的志向。最后,诗人听说山中的食物没有肉,但是玉池的清水却可以自生肥沃,这让他思考造物主久久念及他的归乡之心,似乎是在怜悯他的衰弱和疾病,不愿违背他的愿望。风来震动泽国的帆船刚得满足,雨水灌溉松江的水渐渐肥沃。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对家乡、归乡和身体状况的描写,展示了苏轼对归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自嘲和调侃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瘦弱和家乡贫困的认识。他通过对食物和水源的比较,凸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对造物主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家园的眷恋,同时也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造物主的怜悯。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沈长官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何在闻道相逢造物衰病相违自生也应慎勿女将男婚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