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五首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

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

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

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感秋五首

《感秋五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清晨,寒冷是可以忍受的;

秋天的夜晚,寒冷却永远难以忍受。

青灯照亮书册,但我的双眼仿佛被迷雾隔开。

合上书卷,我独自坐着,心情沉重,无人可与我交谈。

躺下却无法入眠,起身行走却无处可去。

突然,屋角亮起了明光,山上的月亮照进了庭院。

它似乎怜悯着孤独的我,在深夜中与我约定清晨相见。

我吟唱着月亮,月亮也转动着步伐。

何必再读书呢?与月亮一起写诗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清晨和夜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诗人在寒冷的秋天,独自坐着,感到心情沉重,无人可与他交谈。他无法入眠,也无处可去。然而,突然间,屋角亮起了明光,山上的月亮照进了庭院,给他带来了一丝安慰。诗人感到月亮似乎怜悯着他的孤独,与他约定在清晨相见。他吟唱着月亮,而月亮也似乎与他步调一致。诗人认为,何必再读书呢?与月亮一起写诗吧。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月亮的倾诉。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秋五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得无处行行青灯两眼难度书册倒卧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