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

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

作者简介(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作者下第后的失落心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千蹄万毂一枝芳,

马车嘈杂却无人问我佳妙的心情。

题写的柱子还没有能给我回归蜀国的机会,

我曾经纷扰地拖着长袍,

寻访着何处可以面见吴王。

马嘶声在春日的道路上响起,

金羁带闹腾不已。

鸟儿在花林中入睡,

花枝上散发出绣羽般的香气。

酒虽然淡,

但愁苦却浓重难消散。

我只能用惆怅的心情问支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失落和迷茫。诗人在描述自己下第后,感叹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孤独地走在街头,没有人问及他内心的忧伤。诗中还写到自己未曾实现归蜀的梦想,只能曳裾寻求面见吴王的机会。诗人通过描写马嘶春陌和鸟睡花林等景物,进一步凸显了自己的孤独和心境。最后,诗人以酒薄恨浓、惆怅问支郎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诗以短小精悍的词句,以及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迷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抒发了对人生的痛苦和无奈,又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惆怅自伤蜀国未期无媒支郎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