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

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

绿窗纤手,朱奁轻缕。

争斗彩丝艾虎。

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是一首宋代晁补之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

太阳升起,红色的葵花在墙上和窗户上开放,小斋里过端午节。

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

酒杯里展现出金色的荷花,发簪上插着翠绿的笋玉,回忆着幽雅的事情。

绿窗纤手,朱奁轻缕。

绿色窗户下纤细的手,红色的衣箱上轻薄的细帛。

争斗彩丝艾虎。

争相竞逐彩色的丝线和艾草绣虎。

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心中想起了沈江的怨魄归来,空空的惆怅之情,对着菰蒲植物。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红颜容颜逐渐老去,清风仍然美好,美好的时光聚集未减。

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

开心地斟满蜡烛酒,细心地整理着菖蒲和细糁,围坐在一起,与儿女们共聚。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与子美一起回到江村,享受长夏时光,在闲暇之余观赏燕子飞翔和海鸥嬉戏。

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何必计较楚王的威风,只要消除对夏日的畏惧即可。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小斋中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家庭欢聚的向往。他表达了对红颜老去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清风和端午节欢乐氛围的喜爱。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家庭团聚和对美好时光的思念为主线,以细腻的描写和哀怀之情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纤手艾虎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