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母阡

石门山前箭如雨,朝别良人暮为□。

石门山下百尺泉,一日身死哀千年。

至今石门山下路,人称烈妇禹家□。

墓前斜日一僧归,即是当年十岁儿。

贞母阡

诗词:《贞母阡》

朝代:明代

作者:胡奎

石门山前箭如雨,

朝别良人暮为□。

石门山下百尺泉,

一日身死哀千年。

至今石门山下路,

人称烈妇禹家□。

墓前斜日一僧归,

即是当年十岁儿。

中文译文:

在石门山前,箭雨纷飞,

早晨与良人分别,傍晚却成为哀痛之人。

石门山下有一百尺高的泉水,

一天之内,她的身躯消逝,哀伤千年。

直到今天,石门山下的路,

人们称之为贞烈的禹家女。

墓前,斜阳下有一位僧人归来,

正是当年的那个十岁少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贞烈的女性,她的丈夫在石门山前与她分别时,被箭雨击中而丧命。她在石门山下守寡,并且每天都会流泪,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尽管时间过去了千年,但人们仍然把她作为烈妇称颂。墓前的斜阳下,有一位僧人回来,他正是当年她的儿子,当时年仅十岁。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的坚贞和忠诚,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无尽爱恋和悲痛。她守寡千年,仍然怀念丈夫的离去,对他的死亡心生哀痛。她的忠贞和痛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们称颂她为烈妇。同时,诗中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命运的残酷,以及家庭的纽带和传承。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人情世故和家国情怀。它以质朴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崇高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对爱情和家庭的珍视,以及对坚贞忠诚的崇敬。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命运的揭示,呼唤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记忆和怀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贞母阡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良人如雨下路人称烈妇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