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书感

儒生不自贵,执艺等卜祝,诗书定何物,为汝市爵禄。

唐虞虽日远,凛凛犹在目,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复。

平生麤知此,俛仰发已秃;一豪不获施,老病死岩谷。

安知万世後,终无可封俗;愿广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雨夜书感

《雨夜书感》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儒生不自贵,

执艺等卜祝。

诗书定何物,

为汝市爵禄。

唐虞虽日远,

凛凛犹在目。

谁能举其要,

治功端可复。

平生麤知此,

俛仰发已秃;

一豪不获施,

老病死岩谷。

安知万世後,

终无可封俗;

愿广稽古心,

端拱咨岳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儒学理想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陆游以自身身份为儒生,谦卑地表示不自贵,不以功名地位自居,而是专注于执著于自己的艺术修养,不追求权势和财富。

接下来,陆游提出疑问,诗书的学问到底有何价值和意义,是否真能换取官位和荣华富贵。他对传统的古代文化和道德准则怀有敬畏之情,认为尽管时代已经过去,但唐虞时代的崇高品德仍然值得我们追寻和效仿。他期望能有人能够理解并珍视这些重要的道德原则,只有这样,社会的治理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接着,陆游对自己的一生有所反思,他承认自己平生浅薄,对这些道德原则的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头发已经秃顶,意味着年事已高。他自称是一位无法获得官位和荣耀的人,最终可能只是在荒僻的山谷中度过晚年。他深感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法被世人理解和传承。

最后,陆游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这些崇高的道德准则和传统文化无法被后人所尊崇和继承。他希望广泛地弘扬古代智慧,广泛地研究古代的心灵智慧,以期能够指导和影响未来的社会,并愿意向岳飞这样的忠臣良将请教,以期传承和保护这些伟大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儒学理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儒生的自我反省和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他呼吁后人能够珍视传统文化,传承崇高道德,并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雨夜书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诗书平生老病无可何物端拱儒生万世俛仰岩谷不获爵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