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行融

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

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

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

行融亦俊发,吾知有英骨。

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

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

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

待我适东越,相携上白楼。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赠僧行融

诗词《赠僧行融》的中文译文如下:

梁有汤惠休,

梁代有名士汤惠休,

常从鲍照游。

他经常与鲍照一起游玩。

峨眉史怀一,

峨眉山上有一位史怀一,

独映陈公出。

他独自映照着陈公的形象。

卓绝二道人,

两位高明的道人,

结交凤与麟。

他们与凤凰和麒麟结交。

行融亦俊发,

行融也是英俊而聪明,

吾知有英骨。

我知道他有着出众的才华。

海若不隐珠,

就像大海不会隐藏珍珠一样,

骊龙吐明月。

骊龙吐出明亮的月光。

大海乘虚舟,

他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

随波任安流。

由着波浪安然地漂流。

赋诗旃檀阁,

写下诗篇在旃檀阁,

纵酒鹦鹉洲。

自由地在鹦鹉洲畅饮美酒。

待我适东越,

等待我前往东越,

相携上白楼。

一起走上白楼。

这首诗词《赠僧行融》表达了诗人对于僧行融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了梁代名士汤惠休、峨眉山上的史怀一以及两位高明的道人,以突出描述了行融的才华和品质。将行融比作不隐藏的珍珠和吐出明亮月光的骊龙,表达了他的出众和独特。诗中还描绘了行融像一叶孤舟在大海中自由漂流,以及他在旃檀阁赋诗、在鹦鹉洲畅饮的情景,旨在表达行融的自由不羁和豪情壮志。最后,诗人以“待我适东越,相携上白楼"作为结尾,表达了与行融共同前往远方的意愿和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行融的才华和个性,表达了对其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通过比喻和描绘各种意象,丰富了诗意,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行融的非凡之处和诗人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结交英骨卓绝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