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隐亭

无虑无营得自如,乱红狼籍绿阴初。

莫贪视盗诛锄术,轻换齐民种莳书。

风物最怜清且好,宾朋那患数斯疏。

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梅隐亭

《梅隐亭》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隐亭

无忧无虑得自然,

红花乱落绿阴初。

不要贪恋虚荣目,

宁愿种花养齐民。

风景最美清幽好,

朋友聚会不嫌稀。

谈笑风生到日暮,

坐觉庭院花影摇。

译文:

在梅隐亭上

无忧无虑自然而得,

红花零乱绿荫初茁。

不要贪图虚荣的目光,

宁愿种植花朵养活百姓。

最美的风景清幽宜人,

友人欢聚不觉得稀少。

畅谈笑语直到日暮,

坐下感受庭院中花影摇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景象。诗人通过梅隐亭的景色,表达了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心境。红花随风飘落,绿荫初显,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机。诗中强调了追求内心真实与平和的重要性,不要沉迷于虚荣和功利。诗人提倡种植花朵,以此来造福百姓,呼吁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最后,诗人描述了在梅隐亭中与朋友们畅谈笑语,享受友情和自然景色的美好时光。

赏析:

《梅隐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梅花的凋零和绿荫的初现,表达了时光变迁中的瞬间美感。诗中表达了追求内心自由、远离功利的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以种植花朵养活百姓的形象,反映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渴望。最后,诗人通过描绘与朋友们在梅隐亭中畅谈的情景,展现了友情和快乐的重要性,以及与自然相伴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平和、宁静的情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隐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花影无虑风物自如宾朋无营种莳贪视斯疏终晷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