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砚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

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

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

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赠砚

《赠砚》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赠送一块端溪石,从岩下滋养它的泉源。

它价值千金,能够飞翔。

虽然只有尺寸大小,却能超越常规。

它自我陶醉于它的朴质,

适合雕琢钝根。

最终它会陈旧于茅屋之中,

但已经献给了金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赠送一块砚台的情景。端溪石是一种名贵的砚台材料,它来自岩石下的泉水滋养。尽管这块砚台只有尺寸大小,但它的价值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具有超越常规的特点,能够启发人们的创造力。砚台自我陶醉于它的朴质和独特之处,适合于雕琢那些钝根的文字。最终,砚台会被放置在陈旧的茅屋中,但它已经成为一份珍贵的礼物,献给了宫廷的金门。

赏析:

《赠砚》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达了砚台的特质和价值。诗中首先描述了砚台来自端溪石、源自泉水的背景,突出了砚台的珍贵和独特。接着,以"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的形象语言,表达了砚台超越常规的魅力和独特的价值。作者通过"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的描写,将砚台与诗人自身的品质进行对应,强调了砚台的纯朴和独特之处。最后,通过"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的表述,诗人将砚台的命运与茅屋的陈旧相对照,表达了对砚台的深深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砚台的赞美和赠送的心情。通过对砚台的形容和比喻,展现了砚台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以及它在文人雅士中的重要地位。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感情,寓意深远,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思考了艺术和人生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砚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千金茅屋终焉钝根有翼端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