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栽竹)

翠_夭娇_苍玉。

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

香足。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作者简介(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真珠帘(栽竹)

诗词:《真珠帘(栽竹)》

朝代:宋代

作者:王质

翠_夭娇_苍玉。

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

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

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

春亦有、幽兰相逐。

香足。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中文译文:

翠绿的竹子婀娜多姿,

从远方飞来,到我庐山溪湾山麓。

一笑间突然相遇,更解开行囊住宿。

在北池畔的西墙弯曲处,

与主人一起呼吸青翠。

可惜我没有像竹子那样天寒时有翠绿的袖子,

只能依靠修竹为伴。

每当遇到飞雪纷飞,

更加惊讶风轻拂,清晰可见。

与月亮一同到来,没有一点尘俗之气。

冬天有寒梅,闲适相伴,

春天也有幽兰,相互追随。

香气浓郁。刚露出霜的时候飞舞,又有秋菊的美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竹子为主题,描绘了竹子的生动形象和与诗人的亲近关系。诗中以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竹子的特点,如"翠绿的竹子婀娜多姿"、"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和灵动。诗人与竹子相遇,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亲密感,诗中写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亲近。

诗中通过对竹子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来表达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和赞美,如"与主人、呼青吸绿",描述了竹子与主人一起呼吸自然之间的清新空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竹子的羡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样具有纯净和高洁的品质,"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这种对竹子的赞美和向往,也可以理解为对纯朴和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中也运用了季节意象,描绘了竹子在不同季节的景象,如"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表达了竹子在冬天的美丽和与自然的亲近。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冬天的寒梅和春天的幽兰,展现了竹子作为一种常青植物的坚韧和生命力。

整首诗以对自然界竹子的描绘和赞美为主题,通过对竹子与自然的融合和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纯洁高尚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形容词和动词的丰富描写,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同时,诗人通过将自己与竹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竹子的羡慕和向往,希望能以竹子的品质为榜样。整首诗以细腻而唯美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竹子的魅力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相逢飞来主人一笑苍玉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