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粹送糟蟹破故纸芽口占以谢

无肠公子醉乡徒,风味元来蜀似吴。

便好挂门驱瘧鬼,不须诗咏血模糊。

蒲筥新芽补骨脂,雨痕照眼碧离离。

功於枸杞庵藦似,不是山人底得知。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高粹送糟蟹破故纸芽口占以谢

这首诗词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高粹送糟蟹破故纸芽口占以谢》。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高粹送糟蟹破故纸芽口占以谢》

无肠公子醉乡徒,

风味元来蜀似吴。

便好挂门驱瘧鬼,

不须诗咏血模糊。

蒲筥新芽补骨脂,

雨痕照眼碧离离。

功於枸杞庵藦似,

不是山人底得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洪咨夔送糟蟹给高粹的情景,表达了洪咨夔对高粹的感激之情和对友谊的赞美。

首先,诗的开头以“无肠公子醉乡徒,风味元来蜀似吴。”描绘了高粹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陶醉在乡间的生活中。他的风味和品味使洪咨夔联想到蜀地和吴地的风味,显示出高粹的独特和卓尔不群之处。

接着,诗中写到“便好挂门驱瘧鬼,不须诗咏血模糊。”这里洪咨夔表达了对高粹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他说高粹的酒品好得足以驱赶疟疾,不需要通过沉湎于血腥的诗词来表达感激之情,简洁而直接地表达了他的心意。

接下来,诗中提到“蒲筥新芽补骨脂,雨痕照眼碧离离。”这里洪咨夔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高粹送的糟蟹的珍贵和美味。他说这些糟蟹就像是蒲筥中新生的芽,能够滋养骨髓,而雨水在糟蟹上留下的纹路映照出碧蓝的光彩,形容糟蟹的美味和独特。

最后,诗中提到“功於枸杞庵藦似,不是山人底得知。”这里洪咨夔表达了自己对高粹的感激之情,并表示这种感激之情无法通过诗词完全表达出来,只有山人(指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这份感激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洪咨夔对高粹的感激和对友谊的称赞。他通过描述高粹的品味和风味,表达了对他独特个性的认可;同时,通过描绘送来的糟蟹的美味和珍贵,表达了对高粹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抒发情感,展现了洪咨夔的豪放不羁和真挚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粹送糟蟹破故纸芽口占以谢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是风味得知不须模糊照眼新芽雨痕瘧鬼蒲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