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_韵)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

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只也应开。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_韵)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_韵)》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燕卧霜角,

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

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

画象棠阴陈迹,

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

愁色上田莱。

记来时,惊列缺,

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

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

孤堞暮烟烽柝,

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

笑只也应开。

中文译文:

清晰的燕子卧在霜角,

月亮的光辉多少次来回。

一声悠扬的云雁鸣叫,

推开枕头写下归来的赋。

流水带走了落花的痕迹,

画中的象棠阴影留下痕迹,

霄观依偎在楼台旁。

别离时的回忆涌入心头,

忧愁之色弥漫在田莱间。

回忆过去,惊觉有缺憾,

离开吴地又回到这里。

世间失去了餐刀和箸,

老仆人也感到惊疑。

匹马在晨风中拂袖,

孤堞上升的夕阳烟柱,

挥散了挂着蛇形酒杯。

不辜负离开这个国家的决心,

笑容只会继续展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丽的描写和略带离愁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和怀念之情。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燕子卧在霜角、月亮的光辉往返,以及云雁的叫声,使得诗情更加丰富多彩。

诗中流水带走了落花的痕迹,画中的象棠阴影留下了痕迹,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消逝。霄观和楼台的描绘则增添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述离别和怀念,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他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忧愁之色,对过去的记忆感到惊讶和遗憾。诗中还出现了失去餐具的情节,表达了世事变迁,人事易逝的主题。

最后几句表达了离开的决心和勇气,诗人希望不辜负这个国家,继续笑对人生的开放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离别和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它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诗境和情感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楼台棠阴去路愁色月魄云雁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