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中作三首

日落江村远,烟云度几重。

问人孤驿路,驱马乱山峰。

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钟。

凄凉哭途意,行处又饥凶。

西江江上月,远远照征衣。

夜色草中网,秋声林外机。

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

无复是乡井,鹧鸪聊自飞。

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况是会游处,桑田小变更。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江西道中作三首

《江西道中作三首》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日落江村远,

烟云度几重。

问人孤驿路,

驱马乱山峰。

夜入霜林火,

寒生水寺钟。

凄凉哭途意,

行处又饥凶。

第二首:

西江江上月,

远远照征衣。

夜色草中网,

秋声林外机。

渚田牛路熟,

石岸客船稀。

无复是乡井,

鹧鸪聊自飞。

第三首:

秋滩一望平,

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

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

荡桨夜溪声。

况是会游处,

桑田小变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西道路上的所见所感。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凄凉和困苦的感受。

第一首诗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日落后江村渐行渐远,烟云层层叠叠。孤独的旅行者询问行人孤驿的路线,在山峰之间驱马奔驰。夜晚进入霜林,火光照亮了寒冷的水寺钟声。作者感受到旅途的凄凉,行进之处又饥饿而凶险。

第二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江上景色,月光远远照耀着行人的衣衫。夜色中草地上的网捕住了秋天的声音,林外传来机器的声音。江边的田地和牛路变得熟悉,石岸上的客船稀少。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模样,只有鹧鸪自由地飞翔。

第三首诗描绘了秋天平滩的景象,远远可以看到山城的轮廓。夕阳映照着乌桕树,空旷的林中露水滋养生命。农田上残留着燃烧后的火光,夜晚的溪水悦耳地擦过船桨。这个会游之地已经发生了变化,桑田已经有了微小的变更。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中细微的变化和人们在旅途中的艰难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变迁和命运变化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技巧,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凉行处日落驿路霜林山峰烟云度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