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

黑风漫天天雨汁,海水荡潏如山立。

沙头旧屋四角崩,草茅无人不收拾。

此时归来夜将半,短衣无绵满身湿。

西邻灯火唤不应,饭冷欲食何由食。

作者简介(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夜归

诗词:《夜归》

朝代:明代

作者:袁凯

黑风漫天天雨汁,

海水荡潏如山立。

沙头旧屋四角崩,

草茅无人不收拾。

此时归来夜将半,

短衣无绵满身湿。

西邻灯火唤不应,

饭冷欲食何由食。

中文译文:

漆黑的风吹过,天上飘洒着密集的雨滴,

海水波涛汹涌,宛如山峰耸立。

沙头上的旧屋四壁崩塌,

草茅无人整理收拾。

此时归家,夜已过半,

身上潮湿,短衣无法抵挡。

西邻的灯火召唤,却无人回应,

饭菜已冷,却无从下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归人的视角描绘了一个荒凉、凄冷的景象。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归途中的孤独和困苦。

诗中的黑风和天雨形容了夜晚的阴暗和寒冷,强调了诗人归途中的困苦和不易。海水荡潏如山立,形象地表达了波涛汹涌的景象,进一步加重了诗中的荒凉氛围。

诗中的沙头旧屋四角崩塌、草茅无人整理收拾,描绘了一个破败荒凉的景象,暗示着这个地方的凋敝和荒废。诗人归来时,夜已过半,短衣湿透,给人一种寒冷和疲惫的感觉。

西邻的灯火唤不应,饭菜已冷,体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状态,他的归来没有得到温暖和欢迎。诗人的困境和无奈在这两句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荒凉、凄凉的夜归场景,传达出诗人孤独、困苦的心境。这种描写和情感的结合,使诗词更富有感染力,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夜归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不应收拾灯火满身沙头海水西邻短衣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