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作者简介(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春雨

春雨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中文译文:

春雨

欲降雨如膏势,先听见雷声震动地面。

云龙相助,风电荡漾,雨水一同降临。

雨濛濛浇灌农田村野,昏暗笼罩杨柳的台阶。

还有谁在等待晴朗的温暖,庭院中牡丹花正在绽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的场景,展示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和清新。作者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春雨的力量和美丽。

诗的开头,使用了“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的描写,形象地描述了春雨的降临前的气氛。雷声震动地面,预示着雨水即将降临,这个描写也暗示了春雨的强势和如膏般的厚重。

接下来的两句“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描述了雨云和风的配合,形成了雨水的产生。云龙和风电的形象描绘,突出了春雨的神奇和生动。

下半部分的两句“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通过雨水浇灌农田和笼罩杨柳的台阶的描写,展示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滋润和清新。

最后两句“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表达了人们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和对花开的盼望。牡丹花是春天的花朵,它的开放标志着春天的来临。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刻画出了春雨的降临和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和美好。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春雨的力量和魅力,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读这首诗,可以让人感到春雨的清新与喜悦,给人以激发希望和生机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杨柳牡丹地雷膏势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