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隐静恭老

妙喜老人骨应槁,明月堂空迹如扫。

丛林耆旧半消磨,砥柱颓波馀此老。

五峰深处开道场,道价重於连城宝。

我盖知各二十年,长恨识师之不早。

朅来陵阳第二峰,一笑相从即倾倒。

午窗对坐语笑清,夜榻归来魂梦好。

大颠理势恐是渠,澄观公才何足道。

青衫我亦行作吏,未尽俗缘多病恼。

相期巢父早掉头,共住山中拾瑶草。

送隐静恭老

《送隐静恭老》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喜老人骨应槁,

明月堂空迹如扫。

丛林耆旧半消磨,

砥柱颓波馀此老。

五峰深处开道场,

道价重於连城宝。

我盖知各二十年,

长恨识师之不早。

朅来陵阳第二峰,

一笑相从即倾倒。

午窗对坐语笑清,

夜榻归来魂梦好。

大颠理势恐是渠,

澄观公才何足道。

青衫我亦行作吏,

未尽俗缘多病恼。

相期巢父早掉头,

共住山中拾瑶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虞俦送别隐居的老朋友静恭的场景和情感。诗人描述了静恭年老体衰的状况,他的骨骼已经衰老,他曾经修行的明月堂也空无一人。静恭在丛林中度过了许多岁月,他是一位优秀的道士,但如今他的道行已经渐渐消逝,如同倒塌的石柱。然而,虽然岁月已经使静恭的身体和修为都有所衰退,但他仍然在深山中的道场上坚持修行,他的道德价值高于珍贵的宝物。诗人虞俦自述与静恭相识已有二十年,他深感自己当初认识静恭的时机太晚,对此深感遗憾。

赏析:

《送隐静恭老》通过描写隐居的老朋友静恭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岁月流转的思考。诗人虞俦运用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静恭的衰老和修行,以及自己对时光的感慨和遗憾。诗中的五峰深处开道场,道价重于连城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推崇。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友谊和人生的哀婉之美,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这首诗词展现了虞俦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的思考,让读者在感受岁月流转的同时,也对友情和人生的意义产生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这首诗词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修行和友谊的思索,展示了宋代文人抒发内心情感和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隐静恭老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老人长恨砥柱道场耆旧丛林颓波重於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