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和人)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摧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

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

狂心未歇情难老。

作者简介(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千秋岁(和人)

《千秋岁(和人)》是宋代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秋刚过,又到了重阳节。

露水刚开始凉,寒气即将传来。

绿色芳香摧毁着芦苇,黄色的草丛密集如毯。

人未老,但感觉到岁月的流逝。

清晨,蓝色的桥上传来了催促的霜砧声。

兰花影子在花瓶中晕开,破旧的窗户上有只小银蟾。

酒杯放在眼前,谁来为我倒酒?

强装欢笑的时候,同床共寝的被子让愁苦得以卸下。

必须相信,狂热的心未曾停息,情感难以老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重阳节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转变的感慨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的感叹和对情感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中秋刚过,又到了重阳节,暗示着时间的流转。接着描述了秋天的清晨,露水开始凉,寒气即将到来,这里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诗中以绿色芳香摧毁芦苇、黄色草丛密集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喻着时光的蹉跎和生命的短暂。人未老的描述,点出了诗人对自身时光流逝的感受。

紧接着的几句描写清晨的景象,蓝色桥上催促的霜砧声和兰花影子晕开的描绘,营造出安静而凄凉的氛围。破旧的窗户上有只小银蟾,暗示着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却显得无法触及。

最后几句描述了诗人的内心状况。酒杯放在眼前,但谁来为我倒酒?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依。强装欢笑的时候,同床共寝的被子让愁苦得以卸下,暗示了诗人在欢乐和悲伤之间的反复挣扎。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狂热的心和深情难以消减的坚信。

整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情感变化的痛苦体验,展示了诗人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