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行

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倡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作者简介(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杂曲歌辞·少年行

少年行

少年从出猎长杨,

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到辇前射双虎,

君王手赐黄金铛。

日日斗鸡都市里,

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

平明还在倡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

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

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

百战始取边城功。

中文译文:

少年离开朝中,出猎至长杨,

在禁中新晋羽林郎。

独自到辇前射杀双虎,

君王亲手赐予黄金铛。

每天都在都市里参与斗鸡,

因胜而得宝刀,上刻字。

百里之仇,在夜晚离开城池出击,

天亮时仍在倡楼上醉倒。

远远听闻虏兵已到达平陵,

不等接到诏书就上马出征。

斩杀名王,献桂宫,

封侯之日,一天之内完成。

不愿成为身居藩郡的富家子弟,

只有经百战方能攻下边疆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在唐代创作的《杂曲歌辞·少年行》。诗中描绘了一个少年的冒险经历和英勇事迹。

少年首先以他的独立和勇敢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被任命为羽林郎。他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技巧成功地射杀了两只凶猛的虎,得到了皇帝赐予的黄金铛。

在平凡的生活中,他积极参与斗鸡,并凭借勇猛与智慧获胜。他将战利品刻上自己的名字,显示出他的荣耀和成就。

在百里之外,他为了报仇而夜间离开城池,第二天清晨他依然醉倒在倡楼上。他对战事的敏锐感知和果敢行动使他能够适时地做出反应,不再等待命令就上马出征。

最后,他在一次战斗中斩杀了敌方名王,并将战利品献给了皇帝。他因此受封为侯爵,成为封侯之前第一天的中流砥柱。

整首诗通过描写少年行动的历程,展现了他的勇气、机智和决心。他不是出身于富贵之家,而是通过百战的奋斗才取得了边界城池的功绩。

这首诗表达了对勇敢少年的赞美和鼓励,强调了勇气和决心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于英勇事迹的推崇和赏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赢得少年宝刀日日黄金君王斗鸡都市独到羽林郎出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