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岳王墓

寥落一杯在,英雄万古冤。

孤忠悬白日,遗恨寄中原。

树老残霞澹,尘深断碣昏。

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作者简介(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拜岳王墓

《拜岳王墓》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岳王的墓地,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历史悲剧的感伤。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拜岳王墓

寥落一杯在,

英雄万古冤。

孤忠悬白日,

遗恨寄中原。

树老残霞澹,

尘深断碣昏。

东南天半壁,

往事泣寒猿。

译文:

孤零零的酒杯放在这里,

英雄的冤魂永远不得安宁。

他孤独地守护着白日,

将遗恨寄托在中原大地。

树已经老了,残霞昏暗,

古碑上的字迹被尘土掩埋。

东南天空,一半被遮蔽,

过去的往事让寒猿泪流满面。

诗意:

《拜岳王墓》以岳王墓地为背景,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悲剧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岳王被描绘为一个忠诚的英雄形象,他的冤魂无法得到平静,遗恨寄托在中原大地。诗人通过描绘树老残霞澹和尘深断碣昏的景象,展现出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东南天空被遮蔽,寒猿泪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往事的伤感和无尽的悲痛。

赏析:

《拜岳王墓》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以及树老残霞澹和尘深断碣昏的意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东南天空被遮蔽,寒猿泪流,寓意着历史悲剧和人们对往事的无尽伤感。整首诗以凄凉的氛围和深沉的情感,让人们思考英雄的牺牲和历史的无情。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拜岳王墓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往事寥落白日英雄遗恨万古半壁泣寒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