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侣

颔下髭须半是丝,光阴向后几多时。

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

冒热冲寒徒自取,随行逐队欲何为。

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答山侣

《答山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颔下髭须半是丝,

光阴向后几多时。

非无解挂簪缨意,

未有支持伏腊资。

冒热冲寒徒自取,

随行逐队欲何为。

更惭山侣频传语,

五十归来道未迟。

译文:

胡须已经有一半变成了白色,

时光向后已经过了多少年。

并不是没有过解挂饰的想法,

只是没有支持财富准备。

冒热闯寒只是自己找苦吃,

跟着行列追随有何意义。

更加羞愧于山友频频嘱咐,

五十岁回来道路仍未停。

诗意:

这首诗是白居易给山中伙伴的回信。他描述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胡须已有些花白了,时光匆匆向后流逝,让人感叹光阴的无情。他坦诚自己曾有过一些想要解挂饰的心思,但是没有足够的财富来支持。他也承认自己常常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冒热闯寒只是自找苦吃,跟随行列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意义。他更加惭愧于山友们频繁地嘱咐自己,五十岁回来之后,他的道路仍然没有停下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作者通过描写自己髭须变白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不居,时光匆匆的感触。他承认自己有过一些理想和追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诗中的冒热闯寒和跟随行列都是比喻他曾经做过的一些无用功和徒劳的事情。他对山友频繁嘱咐自己的感觉更加引发了自省和反思。整首诗中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真实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未有传语光阴髭须自取无解未迟支持簪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