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闲居(一作闲居湖上)

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

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

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

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湖上闲居(一作闲居湖上)

诗词:《湖上闲居(一作闲居湖上)》

朝代:唐代

作者:窦参

避影将息阴,

自然知音稀。

向来深林中,

偶亦有所窥。

飞鸟口衔食,

引雏上高枝。

高枝但各有,

安知宜不宜。

止止复何云,

物情何自私。

中文译文:

躲避日影,稍稍停息在阴凉之处,

自然而然地知道知音很稀少。

一直在深林中,

偶尔也有所窥见。

飞鸟口中衔着食物,

引导雏鸟上高高的树枝。

高高的树枝上却各自有所依附,

谁知道适合与不适合呢?

停止停止,又何必言语呢,

物事之间的情感又何其自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窦参在湖上的闲居生活。他躲避日光,在阴凉之处稍作休息,感叹自己很少能够遇到知心的朋友。虽然他一直在深林中生活,但偶尔也能够窥见一些事物的真相。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一幅飞鸟引领雏鸟上高枝的画面。高枝上的每只鸟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这使得人们难以判断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不适合的。这表达了作者对人事物无常和难以捉摸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两句“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作者在这个瞬间的感悟中,认识到生活中的诸多事物都有各自的喜好和选择,而人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物事的发展和变化持有私心和偏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人生和世态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真实性和自私行为的反思。诗中的景象和意象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生活中各种选择和变化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将息不宜飞鸟深林有所知音自然高枝自私物情止复